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1、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2、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
3、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4、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5、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6、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7、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8、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9、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10、灾害无情人有情,有灾就要人帮人。
11、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12、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13、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14、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1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6、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17、人人提高防灾意识,处处化解灾害危机。
18、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9、减灾是生产力,减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唤起全民防灾意识,共建和谐平安晋城。
21、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22、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24、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个个有责。
25、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26、防灾意识时时刻刻,和谐社会年年岁岁。
27、“防灾减灾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警醒。
28、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29、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30、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32、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二)
1、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2、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3、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4、加强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5、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
6、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7、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8、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9、以科学应对灾害,以信心战胜灾害。
10、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11、应急知识进万家,科学预防你我他。
12、早防灾,减大灾,早治灾,少受灾。
13、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14、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15、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16、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7、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1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19、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20、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1、争做防灾减灾功臣,不做添灾增害罪人。
22、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23、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24、学好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5、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7、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8、防灾减灾远离灾害,同建共享美好家园。
29、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30、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31、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32、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三)
1、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2、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3、灾难需要永记,防患始于未燃。
4、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5、预防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6、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更人道。
7、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8、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9、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
10、灾害无情人有情,科学防灾要先行。
11、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
12、防灾从源头抓起,减灾重过程控制。
13、防灾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14、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15、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16、预防灾害从头抓,大难临头不用怕。
17、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8、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19、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20、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1、科学防灾减少损失,轻视防灾罪责难逃。
22、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2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25、爱护地球,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共享和谐。
26、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7、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28、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29、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30、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